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下称“合作组织”)与国家气候中心21日联合发布《2025年全球新能源发电年景预测报告》(下称《报告》)正好配资,首次作出全球新能源发电能力年度预测。根据《报告》,综合考虑气象要素变化和装机规模增长,与2024年相比,预计2025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能力将分别提高10%以上和30%以上。
合作组织驻会副主席刘泽洪表示,目前,全球新能源发电预测主要集中在短期和超短期预测,但对于更长时间尺度,尤其是以月度、年度为周期的预测还处于空白。合作组织与国家气候中心联合开展新能源发电中长期预测技术攻关,创新提出新能源发电年景预测方法,并首次对全球及主要国家的新能源发电能力进行了预测,有效反映新能源长时间尺度下的发电潜力和趋势,对于保障电力供应、应对极端天气、优化电力投资、稳定电力市场等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熊绍员表示,新型电力系统对气候资源评估预报和极端气象灾害预警的需求日益迫切。中国气象局把能源气象工作作为气象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大局,谋篇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加快构建能源气象服务业务体系,拓展能源气象服务领域以及深化行业协同创新,不断提升能源气象服务能力。
《报告》提出“气象要素预报—风光场站识别—新能源发电能力预测”三位一体预测框架,建立了能源和气象部门跨领域协同的合作范式,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与会嘉宾表示,气候条件已成为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外部因素,本次会议对于带动极端天气影响、灾害风险评估、基础设施适应能力等能源气象融合领域重大问题深化研究,促进各方在数据、模型、标准、国际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天牛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